“和孩子们在一起,是最大的快乐”
●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蒙
迎着晨光,一师三团中学的学生们走进校门。很少有人注意到,就在校门不远处,有一个老人目送着他们入校。说起他,孩子们都很熟悉——他就是三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、退休教师姚邦珍。
“我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,昔日的土坯房变为教学楼,用石头、砖块砌成的课桌被崭新的课桌所替代。校园环境越来越好,同学们的成绩越来越好。和孩子们在一起,是最大的快乐。”姚邦珍说。
85岁的姚邦珍青年时期来到兵团,成为一名军垦战士。1971年,姚邦珍在三团中学任教,教学生涯长达27年,1998年光荣退休。
姚邦珍告诉记者,他退休后闲不住,担任了团场拳剑协会的教练,带着100多人的队伍参加比赛,经常获奖。2012年,团场领导找到他,邀请他加入团场关工委。
“这工作没工资,麻烦事却不少,不好干啊。”当时很多老朋友劝姚邦珍。他思忖再三,最终决定应下这差事,“不好干的活,我来干!为了孩子们,为了将兵团精神、三五九旅精神传承下去,累点不算啥。”
那一年,在组织推荐下,姚邦珍被推选为三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,一条无形的纽带再次将老人和团场的孩子们紧紧地连在一起。
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一切,为了一切孩子”。对于关工委的工作,姚邦珍倾尽全力。走进姚邦珍的卧室,墙上张贴的一张关工委主要成绩统计表,详细地记录着自2012年至2021年10年间关工委工作,条条框框梳理有序。
姚邦珍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备课教案,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在学校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教学讲义,这样的备课教案姚邦珍共有4本。
“我讲课以学雷锋、传承红色文化、兵团精神为主要内容,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精神。”姚邦珍告诉记者,听到孩子们说很喜欢他的课,他别提多高兴了。
假期或者农忙时节,姚邦珍就在自己家里办书法班,让团场的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有学习的地方。
“我从5岁就开始练习书法,看到孩子们喜欢书法,我就想义务教他们,让他们在练字中感受传统文化,提高综合素质。”姚邦珍告诉记者。
中学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PS5没卖好 索尼突然宣判PS4“死期”
2022-06-26 02:28 - 凤岗税务部门开展纳税服务体验活动
2022-06-26 02:24 - 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书记、副书记、常委名单
2022-06-26 02:26 - 距中国2500海里:美军战略重地担忧高超音速武器打击
2022-06-26 02:31 - 日媒: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设备开始试运行
2023-06-13 02:00 - 罗大佑也来了,单车营销成本8万块的极狐能通过演唱会改变消费者认知吗?
2022-06-26 02:30
推荐阅读